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技术)

1.三废处理技术

 

       通过废水、废气、废渣的检测,治理,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展“三废”综合治理与控制,防治工业“三废”污染。已形成了一系列废水、废气、废渣的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治理与控制技术为石化企业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化工废水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设备冲洗水、排凝水等被污染的水,具有成分和结构复杂、毒性大、B/C低难以生化、恶臭性、色度高等特点。在化工中根据污染物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研究,如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化学沉淀法、微电解法、以及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处理法。
□石油焦与废水成浆气化研究
□多效蒸发技术浓缩石化企业含盐废水
□油田含聚废水高效处理剂研发
□炼厂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

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化工废气是在化工生产中排出的污染大气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具有易燃易爆性、毒性、腐蚀性、恶臭、浮游粒子种类多等特点,通常包括SO
2NOxCOxCl2、硫化氢、氯化氢、NH3等呈酸碱性污染物和甲烷等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粉尘。
□石化企业大气主要污染源强核算技术及应用研究
□环境空气中PM
2.5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
□超稠油加工过程无组织排放特征研究
□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研究

废渣处理技术研究:
□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特性研究
□炼厂恶臭生物治理技术研究

2.
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
□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
□炼化企业恶臭气体处理工业化成套技术
□炼化企业劣质原料处理综合利用技术

  

3. 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
□埋地储罐及管线泄漏检测研究
□石化行业VOCs排放检测与计算研究
□气体及液态烃管线阀门、塔器安全阀内漏检测研究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泄漏检测、修复实施与评估技术研究
 VOCs催化燃烧技术

4.
环境影响评价(EIA) 
       针对石油化工、油气田开发、长输管道等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5.
原油加工过程中重金属、硫化物等迁移分布、风险分析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6.
炼化装置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研究,如炼厂低温热用于含盐废水浓缩技术研究

7.
环境监测研究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粉尘、噪声、空气质量(非甲烷烃、硫化氢、二氧化硫、PM
2.5等)、废气和废水(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总氰化物等)、土壤质量(总砷、总铜、总铅、总锌等)等

8.
炼化装置防腐措施研究  
       通过注剂防腐措施的优化研究,针对各类防腐助剂性能进行相应的评价和筛选,先后完成“中海油气四川公司原油罐区的低温破乳剂筛选”、“天化院低温缓蚀剂、破乳剂性能评价”“泰州先进化工有限公司高、低温缓蚀剂性能评价”等研究。
□蒸馏装置“一脱三注”效果研究
□蒸馏注碱防腐方案及指导
□蒸馏装置
□低温缓蚀剂评价
□高低温破乳剂评价
□破乳剂筛选
□缓蚀剂筛选

9.
节能评估及优化技术

石化企业节能技术的开发研究
石化企业系统能量优化技术分析
传热理论的研究及在炼油工程中的应用
洁净燃烧技术及高效、低污染燃烧设备的研究
石化企业及油气工程中系统节能与优化技术
热力设备节能技术及可靠性研究

10.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清洁生产审核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遵循PDCA持续改进模式,使能源管理融入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针对用能情况实行不间断跟踪服务,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节能水平。通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产污及物流进行定量测量,分析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开展清洁生产方案研究以减少和防止污染物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