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线上答辩工作顺利完成
6月1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五届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线上答辩工作顺利开展。来自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万华化学等送培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导师团共同组成此次答辩专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刘义、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化工四组组长、教授级高工刘继臻、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专家袁志祥、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工过程安全研究所原副所长李玉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副系主任孟亦飞分别担任五个答辩专家组组长。
为保证答辩效果,助力第五届高研班学员如期顺利毕业,管理团队提前部署,周密规划,采用线上答辩的形式开展论文答辩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制定科学周密的视频答辩实施方案,强化线上答辩工作督导工作,严格按照论文评价标准与答辩各环节的程序性要求进行。
刘义副院长讲话
答辩开始前,刘义副院长向前来参加第五届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毕业答辩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他提到,第五届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从招生面试到后期集中学习,多半都在疫情期间进行,两年的培养时间也延长至了三年,能够顺利完成,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的。他相信并祝愿参加答辩的学员能够顺利通过,希望学员在培训结束后仍能够深学笃用,不断巩固学习成果,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我国化工安全生产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共有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能源、中国中化、万华化学等各大企业、设计院和咨询机构的95名学员通过前期论文审核获准参加本次答辩。学员的论文类型分为研究论文、技术调研报告、新技术研发/引进及应用报告、综合类研究和应用报告四类,前期论文指导过程采取企业和高校双导师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本概念的夯实、基础理论的构建、到系统专业的学习,强化了学员的化工安全意识,使其现有工作经验相结合,针对某一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五组学员参加答辩
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应急管理部支持和指导下开展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由安全监管监察学院(青岛)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全环保与节能技术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自2015年承担应急管理部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高级研修班试点项目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开展七届高研班的人才培养工作,累计为各大企业培养600余名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目前第八届高研班已经完成招生工作即将进行第一次集中学习。高研班学员在为期两年的学习过程中采取“理论学习不断线、生产实践不断线、经验分享不断线”的三个不断线学习模式,系统学习安全系统工程、化工过程安全、化工设备安全、化工安全仪表等20门专业课程,并聆听国内外化工安全专家的系列讲座20余场次,教学过程广泛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专业研讨和现场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旨在为社会输送“知工艺、懂安全、精技术、会管理”的化工安全复合型高级人才。